快点,再快点啊。


        

此时此刻,何守义已经是焦急万分。


        

虽然水师船队已经开出了最快的速度,他还是想要能够更快一些。


        

没办法,如今世子殿下生死未卜,早一日抵达泉州世子殿下获救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那些倭寇都是穷凶极恶之徒,天知道世子殿下落入他们手中意味着什么。


        

何守义必须尽快抵达泉州!


        

“全数前进,不要有任何犹豫!”


        

但是说来也巧,似乎老天爷要刻意刁难他一样,天公不作美,忽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何守义心中登时咯噔一声。


        

他常年在东南沿海行走,知道这是暴风雨来的前兆。


        

莫非海上风暴真的要来了吗。


        

天呐,风暴什么时候来不好,偏偏赶在这个时候,这不是添乱呢吗?


        

何守义却不是一个轻易认怂的性格,哪怕如此了也没有轻易的放弃。


        

“叫大家都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但是航速不要下降。”


        

现如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明军水师的步伐,即便是暴风雨也不行。


        

何守义必须要尽可能快的赶到泉州。


        

...


        

...


        

在杀人立威后郑经一度稳定了小浪屿的局面。


        

那几十个挑头的士兵头颅就挂在辕门外示众,往来的将士都能看到。


        

看到头颅的那一刻想必所有人都会心中咯噔一声吧?


        

郑经不得已而为之,想不到效果竟然如此之好。


        

看来今后他还是应该更加的强硬一些。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要想拥有话语权,就不能表现的太过软弱。


        

“世子殿下,下雨了,您到屋里避一避吧。”


        

突然天降暴雨,帐篷里显然是不适合住了。亲兵便建议郑经住到倭寇们在岛上建的屋舍里去避雨。


        

虽然一开始郑经十分的抵触,但也知道这种时候去屋舍避雨是最好的选择。


        

他点了点头,起身前去。


        

亲兵们跟随在后,寸步不离。


        

虽然如今岛上的局势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他们还是得慎之又慎,以防有人突然跳出来对世子殿下不利。


        

郑经本人呢还是相对的放心的。


        

因为他很清楚,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敢再正面和他硬刚。


        

但这种时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亲兵们的担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郑经也就不想要再多说什么,而是有着他们去了。


        

很快郑经就来到了岛上最大的一间屋舍里。


        

这间屋子本来是倭寇首领井上一郎住的,如今空了出来,郑经来住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世子殿下,我去给您打点热水来。”


        

亲兵转身离开,屋内只剩下了郑经一人。


        

郑经不禁觉得很疲惫,紧绷着的身子也松软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次小浪屿之行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原本他觉得倭寇不过如此,但现在看来确实是他轻敌了。


        

倭寇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弱,明军水师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强。


        

左右战局的因素有很多,就譬如天气因素。


        

若是遇到暴雨,攻岛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的顺利。


        

又譬如其他倭寇,若是郑家早有防备留了后手,如今的局面就不会如此的被动。


        

但是情况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郑经也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


        

想想当年父王郑成功起兵抗清的时候,形势可是比现在要凶险千百倍的,不还是扛过来了吗?


        

作为郑成功的嫡长子,郑经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退缩啊。


        

虽然他的能力确实不及郑成功,但也不能表现的太差了。


        

“世子殿下,热水来了,您洗把脸再泡个脚吧。”


        

“好了,本殿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郑经没有让人服侍的习惯,他习惯自己来。


        

亲兵退出后郑经先是抹了一把脸,随后脱掉靴子把脚放进了桶里。


        

好舒服啊。


        

郑经这几天神经高度紧绷,突然间泡脚放松后觉得十分的惬意。


        

当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调剂,适当的休息后还是要回到紧绷的状态中的。


        

亲兵去了没多久就折而复返,这把郑经吓了一跳。


        

“世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嗯?发生什么事了?”


        

郑经强装镇定,这个时候他一定不能表现出惊慌的情绪。


        

“是涨潮,突降暴雨,加上海水涨潮,紧邻码头的营地被淹了。”


        

郑经闻言心中咯噔一声。


        

之所以在紧邻码头的地方扎营,是考虑到倭寇还在外围观望。


        

如果倭寇突然发起攻击,在码头附近扎营的明军就能及时作出应对。


        

而如果在稍远一些地方扎营的话,恐怕第一时间就无法做出反应。


        

这个举动按理说是没有毛病的。


        

可坏就坏在天公不作美。


        

突然降下的一场暴雨可谓是打乱了郑经的全盘计划。


        

如今整个计划都必须随之做出调整了。


        

“殿下,现如今该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叫弟兄们把帐篷拆下来,搭到地势高的地方吧。”


        

虽然这么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倭寇进攻的时候很难再有预警和反应的时间,但眼下这是不得不做的。


        

如果继续留在原地,海水和雨水将把营地淹掉。


        

亲兵立即领命前去,郑经自然也顾不得再洗脚,罩上一件蓑衣斗笠就出了屋子。


        

他快步朝码头走去,只见许多人在十分慌乱的拆着帐篷。


        

郑经高呼道:“不要慌乱,还有时间,时间是足够的。大伙儿加把劲,一起把帐篷卸下来搬运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


        

虽然郑经已经下令了决心迁移营地,但警惕性极强的他还是决定留下一些人在这块示警。


        

当然,是站在安全的区域,保证不会被大水冲走。


        

他必须要时刻清楚倭寇会不会发起进攻。


        

倭寇一旦发起进攻郑经要第一时间作出应对。


        

其实天降暴雨对明军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船上的倭寇遭遇的情况未必就比明军好。


        

倭寇在这种情况下强攻登岛的可能性并不高,除非倭寇首领是个疯子。


        

所以郑经接下来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粮食不会因为大雨而发霉,这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几天明军依然不会断粮。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