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屠夫等人本就是登莱本地人,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上山投靠于七。


        

有的是确实活不下去的,有的是看不惯鞑子嘴脸的。


        

总之聚集在栖霞锯齿山的人都对鞑子和清廷委派的官员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


        

这次分批潜伏入登州城,他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忍了这么久,他们不是要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把失去的东西都拿回来!


        

属于汉人的东西!


        

骨气和尊严!


        

一直以来百姓们都留着丑陋的辫子,在鞑子面前卑躬屈膝强颜欢笑,就是为了活着。


        

也只是为了活着。


        

现在他们不仅满足于此,他们要告诉百姓人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跟陈屠夫一起进城的还有冯瞎子,他因为一只眼睛看不见而得名,属于和陈屠夫一起进山的最早一批抗清义士。


        

还有刘铁匠。


        

之前他是整个登莱地区最有名的铁匠,进山之后弟兄们的兵刃都由他一手操办。


        

至于吴秀才算是这批好汉中最能识文断字的了。


        

虽然比不了举人进士,但在这批大老粗中间吴秀才就宛若文曲星下凡,也被捧到很高的位置。


        

这次的详细计划便是吴秀才做的。


        

详细到每一天每个时辰该干什么吴秀才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这让众人佩服不已,都纷纷称赞起了吴秀才。


        

吴秀才也是坦然受之。


        

毕竟他在锯齿山诸人中的地位属于无可替代的。


        

便是大当家于七都对他礼让三分。


        

读书人嘛走到哪里都吃香的。


        

还有王二拐子,贺铁锤等一干弟兄。


        

他们一次进城只有几十人,故而并没有引起清军的注意。


        

进城之后分散在各处暂且住下,聚集之日便是登州知府张尚贤的寿辰。


        

趁你做寿,取尔狗命。


        

应该是没有比这更狠的了。


        

说起来这么些弟兄聚集在于七手下,除了钦佩于七的豪义外,还因为于七的身份。


        

于七的父亲于可清是大明的武将军,崇祯二年的时候与入寇的后金军作战壮烈殉国。


        

于七的母亲戚颜君是戚继光的长女。


        

所以这么说起来于七是戚继光的外孙。


        

戚少保那可是擎天巨柱般的人物,他的外孙自然不会差。


        

加上于七的父亲是因为鞑子而死。杀父之仇加身,于七对鞑子的恨可谓是深入骨髓。


        

于七在锯齿山一代建立山寨后也参照当年戚继光训练戚家军的方法训练手下。


        

不知道是不是家学渊源的缘故,于七练兵很有一套。


        

没过多久一盘散沙的绿林好汉便被他训练成了可堪一战的士兵。


        

虽然可能打不过八旗兵,但对付普通绿营兵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也是登州知府张尚贤忌惮于七的主要原因。


        

这么一个狠人就在自己身边,怕是觉都睡不好。


        

所以这次于七要在张尚贤的寿辰前来赴宴祝贺,张尚贤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若是惹恼了于七,怕是他马上就回会抄家伙带人杀过来。


        

锯齿山一众人等正是利用这一点要干一票大的。


        

和许多城池不同,登州城有一巨大水城。


        

这水城不是那种样子货,其中可以停泊大量船只,甚至可以通过水门直通大海。


        

当初孔有德、耿仲明发动登州之乱,就是在攻破城池之后掳掠火器、匠人然后乘船浮海北上投清。


        

所以说登州城很重要,掌握了登州便掌握了出海口。进可攻退可守。


        

实在不行了,大不了乘船出海。


        

茫茫大海,你便是派出再多军队也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于七肯定是想要尽全力去攻打各城池的。


        

出海只是迫不得已的备选方案。


        

却说挨了几日终于来到登州知府张尚贤的寿辰。


        

一大早便有各家下人前来府门前送礼。


        

于七自然也备下了一份厚礼派人送了过去。


        

张尚贤看到于七送的满满一箱银子后直是乐开了花。


        

好嘛这可是小媳妇上花轿头一回啊。


        

往日于七可是对他爱答不理的。


        

今日是怎么了,浪子回头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于七这块茅坑里的臭石头一旦被收服,其他的山贼就好收拾了。


        

“来人呐,把这里都挂上彩带,这里再填两个灯笼喜庆一些。”


        

“这里的灰都没擦干净,赶紧的。要是被大老爷看到不得扒了你的皮?”


        

“哎呀这花瓶可是成化年间的瓷器,珍贵的很千万别碎了。”


        

“这里再加点红绸子。”


        

管家忙里忙外急得一头汗。


        

他恨不得事事亲为,总觉得这帮家伙做事不靠谱。


        

忙活了一整天,才算是折腾出了个满意的结果。


        

“张管家,于大胡子来了!”


        

“啊!”


        

虽然早就知道于七会来,但于七真的来了他还是有些紧张。


        

“等一下我这就去。”


        

对于这种狠辣的人物自然得张管家亲自出去迎接。


        

不然若是惹恼了于七,把这知府衙门掀了都有可能。


        

张管家火急火燎一路小跑来到大门前。


        

见于七在十几个人的簇拥下站在大门口,立刻拔步迎上前去。


        

“哎呦这不是于将军嘛,真是稀客啊。”


        

于七虽然只是个把总,但麾下数万人,叫他一声将军也不为过。


        

“哈哈这不是张府尊的寿辰嘛,我总得来道一声贺。”


        

于七今日穿了一身湖蓝色道袍,胡子也修建的十分整齐,和他以往的邋遢形象大相径庭。


        

张管家见得富贵人多了去了,看到于七这打扮心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东施效颦,一个大老粗学别人做儒生装扮。


        

“您这贵客来了,大老爷一定很是高兴。”


        

“哈哈,某已经迫不及待要见见府尊了。”


        

于七眯着眼睛,显得十分惬意。


        

“于将军快请。”


        

张管家打量了一下于七的随从,见只有十几人心里算是放心了,单臂延展做了个请的手势。


        

府中衙役护卫加在一起足足有上百人,即便那于七想要闹事也闹不起来。


        

于七点了点头,拔步跟在张管家的后面。


        

看他大步流星的样子真的和儒生没有半点相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