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贸易?”


        

陆舟仔细回想。


        

在入冬前,叶尔羌汗国的确派人过来交易。


        

不过是多想要十几匹布,多住几天的事情,被葛三刀给回绝了。


        

因为当时外边有病疫。


        

这事简单被人提过一嘴,但谁也没放在心上,就这点货物的价值来看,完全犯不上背后耍小动作。


        

毕竟夏国如日中天。


        

“上一次的贸易,说起来应该不算什么,不会是主要原因......”


        

陆舟摇了摇头。


        

“难道是见我们兵源不足的问题......想趁虚而入?”


        

许三又询问着道。


        

“那应该也不是,建奴都被我们给赶跑了。


        

区区一个叶尔羌汗国,应该有自知之明......”


        

陆舟沉默了一会。


        

忽然想起,明时的茶马古道。


        

在这个时期,叶尔羌汗国的人,同明朝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其中主要的,就是“马茶贸易”


        

叶尔羌汗国把同明朝的贸易往来视之为“金路”,一旦谁妨碍其畅通,就会遭到汗国的反对。


        

而且当然了,这其中,说不定还有明商作梗,那些宣大府的八大商对北夏恨之入骨。


        

有些人控制着大明盐茶生意的,为了报复,断去道路,把锅甩给夏国是完全有可能。


        

陆舟决定暂时先不行动,跟许三简单讲解了一番,带着车外的几名和硕特人回到王宫。


        

不一会儿,他们就获得了天可汗赏赐的免战铁卷,表示着他们是由夏王罩着。


        

而这个汗部很弱小,现在却吸引了所有势力的目光。


        

当和硕特汗部几人走出王宫时候,下巴都快翘上了天......


        

漠西诸部,完全想不清这其中缘由。


        

“殿下,和硕特部距离叶尔羌汗国最近。


        

如果他们再想扩张的话,就绝对要抹去和硕特。


        

我们也有了出兵的理由......”


        

葛三刀目光闪动,如果河套地区用兵的话,归化城就是最好的大后方。


        

终于可以是活动一下筋骨了。


        

“还得看具体情形。


        

那面土地暂时与我们无用,但揍一两顿练练兵,应该还是不错的。”


        

陆舟吩咐着说道......


        

......


        

又过十余日。


        

大明境内,果然是传回明商与叶尔羌汗国勾结的消息。


        

八大商人在暗中资助,给的条件颇丰。


        

这回陆舟就十分纳闷了,这些明商,仿佛不对外勾结就不舒服似的。


        

在传回来的奏报里,八大商交易不要茶钱,还送粮食。


        

此时,大明正值兵荒马乱,饿殍遍地的节点......


        

可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没有这些官绅大肆兼并土地,流民们也不能造反得如此积极。


        

......


        

崇祯十三年,初春。


        

对于大明朝百姓来讲,这是明北特大旱灾的第三年。


        

河北、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区,连续少雨三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更是干旱了五年之久。


        

而从今年开始,干旱最为猖獗。


        

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


        

到了下半年开始,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瘟疫在这期间流行、蝗虫灾害顺势而起。


        

这一年。


        

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关键时节点,几乎成了人力不可违的天命。


        

皇帝下召罪己。


        

李自成、张献忠开始割据土地,明朝的官员,不断有了投靠匪军的例子。


        

混乱的地区,官匪难辨,好不热闹。


        

而这时,明北,宣大府。


        

南面对贼寇的防线,暂时还算牢固,只不过是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


        

王一水带着人马,不断在这片地区制造匪患,如果流寇还能分等级的话,王一水的部众绝对是最为专业的。


        

而且,不仅如此,原本应该是被皇帝想起来,挽救大局的孙传庭,此时已变成了真正的劫匪。


        

尽管孙传庭不乐意,一度还想自尽。


        

可至少现在,表面看起来还是挺像,浑身没有了儒将风范,只有一件破布麻衣。


        

这时正值初春,天气寒冷,孙传庭浑身发抖也不愿多穿。


        

因为王一水的东西都是抢过来的,孙传庭完全不屑于穿着。


        

“孙大人,麻烦递一下锤子。”


        

一座深宅的暗仓旁,王一水望着前方,眼神贼兮兮。


        

这大明的人实在太多了,要想养活这么多嘴巴,光靠夏国的资助都不行,还要得却抢才是最好的选择。


        

孙传庭瑟瑟发抖,可还是把脚下的锤子踢了过去。


        

因为他也好奇,这仓库背后究竟藏有什么。


        

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运作,当前八大商之一的梁家,已经是被尽数抹杀干净。


        

在月前宣大巡抚南巡时,王一水跑到山西北面,攻下了梁家的总舵大院。


        

外边跪着的,正是他们的一家老小,而王一水另一只脚上踩着的,是家主梁嘉宾的大好头颅。


        

砰!


        

外边的门锁被锤开了,后方还有一层暗门。


        

梁家的人面如土色,可王一水没有丝毫顾忌,刚才不配合的家主跟老管家都一股脑儿杀掉了。


        

门不得入,最后干脆把火炮拉了过来。


        

轰!


        

一声巨响。


        

烟雾散尽后,点着火把进去。


        

阴冷的地下密室,埋藏着一个个“肥硕”的银冬瓜,当然,还有其他的珠宝。


        

但这些珠宝,都不值得银冬瓜所代表的意义重大。


        

因为当下的大明朝银钱紧俏。


        

朝廷把控之下,中原市面上是捞不着这么多银子。


        

而当下梁家所拥有的规模......很明显不是中原能够积攒出来的。


        

“塞外的银钱也不多,真不知做了多少生意,换出多少物资。


        

才赚到这么多的银冬瓜......”


        

王一水摇头感叹,尝试几番,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将其中一枚抬起几分。


        

这回孙传庭的心头,同样十分震撼,梁家之内的景象,与路上所见的饿殍遍地不同。


        

孙传庭不由想起了曾经卢象升说过的话。


        

这宣大府一带稳定的秘密,不是百姓如何富足,也不是治理的方式有效。


        

只是因为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顶层的官绅们疯狂聚敛钱财,余下的人就如同枯草。


        

并且还有人不断向外贩卖国本,唯一稳定的地方,反而更像是毒瘤。


        

孙传庭这时觉得更冷了,身上打颤。


        

王一水这时从边上,拿起一件貂皮大衣,“亲切”的披在孙传庭身上。


        

“孙大人,可别着凉了......”


        

王一水笑眯眯的嘱咐。


        

而这会儿,清高的孙传庭没有再拒绝。


        

反而跟在一旁,仔细清点着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