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济尔哈朗死了......”


        

侍卫的语调并不显得慌乱,整座皇宫大殿鸦雀无声,因为皇台吉也很平静。


        

邓亲王的死,显然是一场策划好的阴谋,皇上决定要彻底平复国内的混乱。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激起强烈的反抗。


        

而历史上,清军入关前,八旗军中窥探皇位的人是有。


        

可最后都是以各样的方式处死了.......


        

“皇上,济尔哈朗被......意外身死,那镶蓝旗......”


        

有大臣担忧的说道。


        

当下邓亲王手中部落的人数可不少,处理不好,将会是清国的又一场灾难。


        

“镶蓝旗里背叛大清者甚众。


        

济尔哈朗勾结阿巴泰,多铎当下已经带兵彻查清楚。


        

相关人等,一个都不放过!”


        

皇台吉的声音显得冷厉,一改先前宽宏大量的气度。


        

不同的情形当会有不同手段,当下的朝局散乱,皇台吉是储蓄好力量雷霆一击。


        

没有妥协的余地,才能杀鸡儆猴。


        

“皇上,多铎王爷回来了!”


        

几乎是掐准了时间,多铎提着几名都统的头颅丢到金殿上,正是前段时日最为张扬的几人。


        

大殿上不少人颤抖着身体,一声不发。


        

倒是汉官们脸上稍喜,随即不知是谁先带起,众臣齐齐跪下,一同高呼起了万岁.......


        

“列位爱卿平身。


        

我大清还不是山穷水尽。


        

有明地的细探回报。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已经打到河南。


        

我大清机会又来了。


        

关宁军南下,正是再次入关劫掠的好时机......”


        

皇台吉细细说着,多尔衮去年囤积够了军粮,以明军的守军能力,清军只要还有过万人马皆可无惧。


        

“皇上,此番劫掠尚可,但北面的夏国......阿巴泰怕是真的守不住山林。”


        

大臣们很是忧虑。


        

现在对夏国的恐惧,几乎是胜于一切。


        

因为清军从来没有在北面的人手中讨过好处。


        

“各位同僚可别忘了。


        

我们大清国的土地同样辽阔。


        

少了北面的无人区域,还有辽地数十座城池。


        

完全可以容纳下足够多的人口......”


        

范文程赶忙在一旁提醒。


        

相比于建奴们不愿放弃山林中的渔猎祖地。


        

汉官们是一直支持迁徙入城,并开展农耕。


        

原先步步为营的计划还算是不错的。


        

只可惜,汉人奴隶都被夏国掳走,清国两次入关,几乎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没有足够多的汉民用来奴役屯耕。


        

当下只能把耕地的任务,交给了建州老爷们。


        

满洲大臣们听言也不再多说。


        

其实,从山林间迁入城池也不是不可,根据对北夏军队的观察来看,很少有攻城的例子。


        

大不了就跟明军一样,敌人来了的时候就龟缩入城里,等走了之后再出来。


        

皇台吉心里清楚,只要大清国不像明地那般内乱,就或许还能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爱卿所言不错。


        

辽地本就丰沃,移民入城池,开垦城边耕地。


        

等这次清军归来。


        

就能有足够多的劳役为我大清所用......”


        

皇台吉一直还都是抢来思维。


        

可下方的大臣们听言,两眼冒起了光芒。


        

似乎只有重新走上劫掠道路,才能凝聚起来所有的动力。


        

.......


        

整一片天下都是糜烂。


        

可皇台吉始终认为,大清是要比明廷好些。


        

因为前两次的入关都太容易了......


        

清国想要有足够资源挺过去,就完全只能靠抢!


        

而就在清军谋划着一场自我挽救似的劫掠,李自成依然还是攻克了洛阳城。


        

明地上的情况,似乎没有因为夏国削弱了清军,而变得更好一些。


        

顶多就是在贼寇吸纳流民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


        

可天下的大势正是如此。


        

中原王朝的万万人口,就像此起彼伏的波涛,消失了一个区域的人,可依旧还会有更多的人口涌现出来。


        

就比如李自成的流民大军。


        

号称百万之数,一路上剿灭的官绅无数,但是,流民伤亡同样不少。


        

毕竟流寇的胜利,都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


        

每攻下一座城池后,都可以说是尸骸遍地,敌我难分。


        

这一路上死去的流民不计其数,可又有新的人口吸纳,命如草芥,每一次失去的人口,都如同能够刷新一般......


        

当所有的底层人口都走向对立面。


        

流寇又何止百万,明军要面对的叛军,又何止百万?


        

陕西,渭县。


        

两驾中等大小的马车,从河套地区一路南下,越过陕北,抵达了临近西南的渭县。


        

此处距离南面的西安城不过七日路程。


        

如果,再往南面一些,就可到达流寇盘踞过的商洛等地。


        

所以在李自成从陕南过兵时,此处的县守早就裹好了细软,带着娇妾辞官回了老家。


        

早有消息传至,闯王从南边过道时,麾下大将王二亢所见渭县的田地开耕,扬言秋收过后会回来亲取。


        

本来这很可能是句戏言,秦地的官军或许也没那么不堪,可渭县的县尊却是慌了。


        

因为王二亢就是从渭县出来的人物,五年前被衙门的差役打成半死,好歹捡了一条命,逃到李自成帐下。


        

而且,就当下的情形所看,就算李自成不回来,西边的张献忠怕也快有突破包围的迹象。


        

每日的风吹草动下,各地仿徨,忠国死守者有,可抛城逃者同样有之......


        

“池兄,祝你马到功成!”


        

此时,另一架马车停了下来。


        

这两人都是陆庄大学的毕业生,被夏王安排入大明朝开辟根脚。


        

两人相互寒暄珍重,便是目光坚定。


        

其中一人往大同方向而去。


        

池南星目送着同学离开,这才深吸一口气。


        

前方的城池就是渭县,一处似乎很快就会被流民光顾的地方......


        

“池大人,你来了!”


        

王一水安排的人手早已守候在城门口,送过来城印。


        

“池公子祖籍是陕北人士,在此处为官正合适。


        

就是这上边的明官真黑,明是一处弃城,可还收了三千两白银!”


        

为首的管事一脸愤然,感叹当官的油水,不管何时都充沛。


        

池南星脸色平稳,就像是早就有所预料,说道:


        

“越是乱世官制就越是如此。


        

王上派我们而来,就是为了改变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