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国转瞬即逝。


        

宣大府。


        

夏国自从大胜闯军后,就一路秋风扫落叶,看似强横的大顺国极速收缩。


        

在山西与京畿一带,很难再见到有头裹方巾,身着长褂衣甲的起义军。


        

而与此同时,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殿下,该启程了!”


        

太原城外。


        

陆舟方才刚刚视察完民情,葛三刀派来的将领就兴冲冲跑来报讯。


        

刘宗敏的三十万大军已破,接下来就只等着进入京师,统御万疆!


        

只不过,陆舟的龙虎军还未整顿完毕,前方又传来了急迅。


        

乌拉带着大军已经攻破京城,就等着陆舟开赴入京了......


        

而这时,葛三刀的军队才刚刚接管往宣府,看来李自成的兵马绝对没有做出抵抗。


        

否则仅仅数十日的时间,有充足兵源的李自成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


        

“看来是李闯早就没有留守京城的打算,前方军将来报,大明京师已经被毁去过半。


        

只剩下一座废城了.......”


        

许三拿着奏报感叹道。


        

说实话,大明京师对于从陆庄走出的人来说,没有过大的吸引力。


        

夏国腹地现在有归化城,还有天月城等等。


        

这些都成为了塞外明珠城市,并且连通四地,有基础的现代设施,流动人口也可观。


        

再反观明北这片土地,经过十数年的动乱与抢掠,繁华不再,最多就只剩下了大片陈旧的古建筑。


        

所以对于夏国人来说,中原大地有别样的风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要是谈及各方面的发展,或许还不如塞外......


        

更何况夏国幅员辽阔,扎根远北统御万疆,囊括的民族也是极为多元化的,只要铁路一通,将会融合出来一个徇烂国度。


        

大明京师的政治意义大于城建环境,拿下此地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人口。


        

“说是废城怕有些过,但京师刚经过大疫,城内百姓十不存一。


        

各方的官绅又被抢掠,今年江南的供应一断,想来应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陆舟点了点头说道,同时也做好了治理明北的准备,毕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时代想要从头推倒再来一遍,谈何容易?


        

“都怪李自成,将北京城祸害了个精光!


        

没给我们留半点好处!”


        

周围的几位将领骂道。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乌拉夺得田见秀的秘银,只不过是为了防止流寇死灰复燃。


        

而夏军又不同于李自成。


        

夏国不能蒙蔽与百姓,是奔着治理天下而来的。


        

接下来想要好好重建明北的话,怕得是要从塞外输送大量银钱物资。


        

但骂归骂,众人的步伐丝毫未曾停歇,出了太原府就进入宣府。


        

经过这段时间葛三刀的动员,沿路就已经有了零星百姓夹道欢迎。


        

这些都是在兵灾中殃及的百姓,后被夏军收拢救下。


        

夏国人对待百姓从来没想过利用,安顿下来也没有必须从军打仗的说法。


        

再加上每驻守一处的治安稳定,夏国的军队素质也高,与先前过境的闯进比起来,高下立判。


        

而这时李自成兵败的原因也很明显,大顺国的灭亡并不在于夏国是否出兵,就算在真正的历史上来讲,也不一定会亡与吴三桂引兵入关。


        

根本原因就是始终还是抢掠思维,国朝体制不稳,也终究难成大业。


        

夏国兵马已经得到了部分百姓的认可,陆舟路过宣府的时候,葛三刀早已准备好了皇袍、龙撵。


        

可因为乌拉兵马推进太快的缘故,原本计划在宣府的临时登基,就直接改成了进京登基。


        

而尽管如此,在离开宣府的时候,陆舟已经被换上了皇袍。


        

御用马车里的物件也都被重新规整了一遍,身边也多了一批“宫人”班底,专门用来伺候皇帝的起居。


        

身旁的将佐也都统一改变了称呼,这些东西几乎都不用陆舟去推动,不管愿不愿意,这都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一日,碧空万里。


        

乌拉得到了传令,听闻主子的车架已经过了保定,于是便连忙派人出十余里相迎。


        

自己带着大小官吏,在城外迎候。


        

此时的陆舟早已被鼓捣得身心疲惫,身边不知是葛三刀等人从哪里弄过来的几名老孺,在小心翼翼的给陆舟讲解各种礼仪上的事情。


        

想来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整个国体。


        

原本陆舟不要求的跪拜礼,身边的将佐再见面时,也都注意了起来,必不可少的行上君臣之礼。


        

而与此同时,陆舟还发现了个细节。


        

这时的官员对于皇帝,虽然有叩拜,可并不是完全死命跪着。


        

只是在见面的时候行跪礼,说话的时再站起来。


        

不像是后世的清宫剧一般,要么是全程跪着,要么就是点头哈腰。


        

想来明时的官员在人格上还是有些许尊严......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舟还在京郊,就听到了外边的呼声震天,才刚走下车撵,乌拉热泪盈眶的迎了上来。


        

“主子......皇上,京城打下来了!”


        

地面布着红毯,乌拉双腿跪地,“蹭蹭蹭”的挪了过来,伏在陆舟脚下。


        

想来现在整个大夏国内,也只有乌拉能如此直接的与皇爷亲近,差点就要抱住了大腿、


        

陆舟只是拍了拍乌拉的后背,主仆两人已经数年未见,可乌拉的眼神还是如最初时候。


        

想来对于乌拉来说,不管是在京师,还是在陆庄,都是一样的。


        

“嗯,走吧,京师打下来了。”


        

陆舟轻轻扶起了乌拉。


        

乌拉乐呵呵的傻笑着,跟在身侧,主仆两人往北京城内走去。


        

一直到了紫禁城,陆舟终于见到这座古朴的皇宫,说得上恢弘大气,但谈不及金碧辉煌。


        

想来是紫禁城经过两百年风雨,崇祯皇帝又不舍得出钱修葺,许多地方陈旧不堪。


        

再经过李自成军队侵扰,当前还能留存完整的设施不多。


        

“大家都说说,现在朝内情况如何了?


        

各处动乱,可曾平复?”


        

乾清宫。


        

陆舟心头感慨万千,双手扶着黄金龙头,威严的声音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