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安东尼提出来的,地是圆的说法,满朝文武,甚至包括李世民来说,都是没办法接受的。


        

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天圆地方,大地明明是方的。


        

现在忽然有人说它是圆的,谁信啊?这又怎么可能呢?


        

但是忽然之间,他们不由想到了一个人,苏长生。


        

在他之前,千百年来,也没人觉得,小麦能够在冬天种植。


        

在他之前,他们也没人能够看出科举考试的疏漏之处。


        

在他之前,千百年来,没人说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好。


        

可见,千百年来的固有认知,未必就是正确的。


        

从情感上,他们很难接受这一点。


        

但是对马克安东尼举的例子,一时之间,他们也无从反驳。


        

目前,双方都难以说服对方,这件事情,只能就此搁置下来。


        

但是对李世民和大唐群臣来说,这一次召见罗马帝国的使者,大唐的面子里子几乎都丢尽了。


        

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认识罗马文,没有一个人能够看懂罗马的国书。


        

反而还被人家罗马使者,用论语羞辱了他们一顿。


        

而接下来,人家提出的地是圆的论点,虽然十分荒谬,但是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反驳对方的观点。


        

对大唐群臣来说,这真是一个极具讽刺的事情啊。


        

下朝之后,李世民十分憋屈,马上换上便装,直奔武城村而去。


        

他觉得,如果在长安城还能找出一个认识罗马文的人,还能找出一个能够辩倒罗马使者的人的话。


        

那么这个人,只能是苏长生无疑。


        

然而到了武城村之后,却是意外得知,苏长生竟然不在。


        

询问老冯头得知,苏长生和蜀王李恪,到野外去实验一种他们新发明的一种什么东西。


        

好像当天未必能回来,时间长的话,甚至要过十几天才能回来也未可知。


        

这个消息,让李世民心头蹭蹭冒火。


        

没事的时候,啥时候来这家伙都在。


        

一有事了,偏生就找不到他人了。


        

要不是苏长生一早就走了,在他还没接见罗马使者的时候就走了。


        

李世民甚至怀疑他是故意躲开的。


        

如果这家伙真的要十天半月才能回来,他们也不能等十几天时间再回罗马国国书啊。


        

不过,李世民还就不相信了,诺大一个长安城,难道除了你苏长生之外,就找不到一个认识罗马文的人不成?


        

接下来,李世民返回皇宫,命人满城张贴告示。


        

在告示上提示,谁认识罗马文字,并且能够书写罗马文字的,只要能读出罗马国书并且能写一封国书,陛下将重重有赏。


        

而为了避免有过多的冒充之人揭榜,榜文上,还复印了国书上的几个罗马文字。


        

首先你要认识榜文上的这几个罗马文字,才有资格揭榜。


        

而三天时间过去了,整座长安城,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揭榜。


        

长安城的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原委。


        

这罗马帝国的使者,既猖狂又傲慢。


        

但是满朝文武都无人能够看懂罗马帝国的国书,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对于罗马使者所说的,地是圆的,所有人都嗤之以鼻。


        

地是圆的,哪下面怎么住人?


        

但是对罗马使者所举得例子,在海边看船只,远远的都是只能先看到桅杆,然后再一点一点的看到船只这个例子,也是无人能够反驳。


        

大唐的百姓,对大唐的归属感还有那种民族自豪感,绝对是爆棚的。


        

这个时候,就会所有人都想挺身而出,狠狠地羞辱罗马使者一番。


        

但是,他们不认识罗马文,也反驳不了罗马使者举得例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英雄站出来了。


        

然而三天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站出来。


        

有些人隐隐的有种想法?


        

苏先生呢?


        

神仙一般的苏先生,难道也毫无办法吗?


        

苏先生去哪儿了呢?


        

后来终于听说,苏先生又发明了一种新东西,到野外去实验去了,有可能要十几天才能回来。


        

这个消息,让整座长安城的百姓,都大为失望。


        

原来苏先生不在啊,怪不得呢!


        

如果苏先生在的话,哪里容得哪罗马使者如此嚣张?


        

怕是早就打他的脸了!


        

但是苏先生不在,实在是太可惜了啊!


        

难道大唐就如此白白的被哪罗马使者嘲笑了不成?


        

如果大唐再找不出一个会写罗马文的人来,哪整个大唐,都会被人给嗤笑啊!


        

长安百姓,很急。


        

……


        

就在此时,长安城中,一种说话忽然冒出头来,并且逐渐传播开来,越传越光。


        

“喂,你知道嘛?苏先生其实根本不是罗马使者来之前走的,而是罗马使者来之后才走的。”


        

“他并不认识罗马文,也反驳不了罗马使者的论点,为了避免出丑,因此才故意躲开的。”


        

“如若不然的话,为什么会那么巧呢?早不走,晚不走,偏偏就在这时候走?”


        

“你胡说,苏先生绝对不是这种人!如果苏先生在的话,他一定能够狠狠地打罗马帝国使者的脸的!”


        

“哪苏先生在吗?在哪儿呢?”


        

“反正苏先生不是那种人!”


        

“哼!哪他是那种人?我就问你,现在苏先生在不在?”


        

“大唐是不是一定要出丑?”


        

这种说法,逐渐开始甚嚣尘上。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一点,苏先生人格素来坚挺,怎么可能会故意躲避呢?


        

然而这一切实在是太巧了。


        

罗马使者刁难大唐,唯一有可能破局的人便是苏先生,而苏先生恰好不在。


        

大唐既有可能会受辱。


        

纵然苏先生不是有意的,但是只要大唐受辱,他们心里必然会不舒服。


        

为什么这么巧?


        

你早不出去,晚不出去,偏偏选择在这个时间出去呢?


        

这些流言,自然是世家之人故意散播出去的。


        

不得不说,他们选择的时间节点实在是太好了。


        

如果没有他们的推波助澜的话,长安城的百姓,心里虽然依然会不舒服。


        

但是不至于对苏长生恨到这样。


        

而现在,有了他们的推波助澜,苏长生的声誉,一下子下降了许多。


        

甚至于,已经有了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