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倭城!


        

泰昌看着城门洞自己亲手书写的三个大字,忍不住陶醉了一番。


        

说实话,他的字写得还可以。


        

他练的是楷书,正宗的颜体,雄浑圆厚,气势磅礴。


        

虽然他还没达到倪元璐和黄道周等人那种书法大家的水平,但是,写出来的字已然有那种雄浑的气势了。


        

不过,他并不是陶醉于自己的书法,他是觉着这镇倭城的名字取的着实不错。


        

这里其实就是原来的鹤丸城,不过,已经被他改成镇倭城了。


        

镇倭城的意思就是要永镇倭寇,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他正自我陶醉呢,一旁的郑芝龙见状,忍不住拍马屁道:“皇上,您这字写得真好,简直跟书法大家写出来的一样啊!”


        

你还懂得书法?


        

别以为朕把你转成文臣了你就真是读书人了。


        

泰昌不由笑骂道:“马屁精,朕的字写得怎么样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呃,这是拍中了还是拍马腿上了?


        

郑芝龙闻言,只能尴尬的赔笑了一番。


        

一众文臣武将见状却是满脸古怪之色。


        

他们也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把这个海盗头子招过来,还如同亲信般带在身边。


        

这个解释起来就颇费时间了。


        

泰昌也没解释,他只是抬头看了看城门洞上的字,又看了看修葺一新的城墙,随即便挥手道:“走吧,我们进去看看。”


        

这会儿城中的倭寇和原来的居民都被赶走了,原来城中乱七八糟的房舍也全被推平了。


        

镇倭城中新建的都是一些标准的衙门式建筑。


        

比如,东洋总督府。


        

这会儿水泥也研制出来了,总督府的修建速度还是很快的,什么衙门大堂、大校场、各职司坐值的书房等等,都修建的差不多了。


        

问题,这第一任东洋总督由谁来出任呢?


        

泰昌便带着众人在里面巡视,边瞟着身边的人估摸着。


        

郑芝龙吗?


        

好像不行,这家伙是一旦得志便张狂的那种,不能让他手握军民大权,还是给他一场富贵,让他老老实实当个富家翁算了。


        

卢象升又或者袁可立吗?


        

好像也不行,这两个都是难得的帅才,以后还要带着去开疆扩土呢。


        

戚金、曹文诏又或者沈有容吗?


        

好像也不行,这些都是难得的大将,以后同样要带着去开疆扩土。


        

或者,让唐王朱聿键和他那几个不争气的弟弟轮着来?


        

这些家伙虽然不怎么滴,好歹是老朱家人,让东瀛也跟着姓朱也不赖啊!


        

想到这里,泰昌忍不住问道:“礼卿,元芳什么时候回来?”


        

袁可立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元芳可能还要过个两天才能回来,因为您说让他这趟多带点水泥过来,而工部还没把水泥厂建到南直隶来,所以,他可能需要多等个一两天。”


        

这会儿是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轮流转运人员和物资。


        

毕竟他们才刚打下一个前沿基地,离占领整个东瀛还远着呢,所以,水师还是要时刻留下一支的。


        

要不然,东瀛人突然反扑的话,他们就要手忙脚乱了。


        

至于什么时候出兵占领整个东瀛,这个不急,先站稳脚跟再说,他还有很多事要忙活呢。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带着一众文臣武将上了新修建的东城墙。


        

这东面的城墙可不是原来的寒碜模样了,整个城墙虽然没有加高,墙体却是加厚了两倍都不止,城墙顶上足有三丈多宽,而且已经摆下了几十门千斤重的雷神二型火炮。


        

这个时候,东瀛其他水军要是敢冲到下面的港口附近来,绝对会被轰成碎渣!


        

至于下面的港口,这会儿也修建的差不多了,那一排排新修的码头停靠一个水师舰队都不成问题。


        

泰昌又扫了扫港口附近正在正慢吞吞修建城池的俘虏,眼睛不由一眯。


        

这些人都是萨摩藩水军的俘虏,他自然不会让这些正宗的倭寇来修建镇倭城这样的军事要塞。


        

他直接命人押着这些家伙去港口旁边修建普通城池去了。


        

以后这里肯定会成为大明和东瀛殖民地之间连通的枢纽,商贸肯定很发达。


        

而镇倭城又是专门镇压倭寇的军事堡垒,肯定不能让人进来做生意。


        

所以,他准备用俘虏的倭寇修建一座如同太仓新城那么大的城池,专门用来做生意。


        

这些家伙,修建速度也太慢了吧?


        

如果让他们这么慢慢修下去,这东洋新城恐怕修几十年还修不好!


        

他忍不住皱眉道:“戚将军,这些俘虏是不是还不老实啊?”


        

戚金闻言,连连点头道:“是啊,皇上,这些家伙还是有点不老实,不是在那慢吞吞的磨洋工,就是在那里交头接耳,眼珠子乱转,末将真想拿鞭子抽他们!”


        

这个拿鞭子抽着人干活貌似有点太野蛮了,有损大明的形象。


        

所以,泰昌一开始并没有让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拿鞭子去抽这些俘虏。


        

不过,现在看来,不抽是不行了,这些倭寇,就是欠抽。


        

这都多少天了,还不老实!


        

还想着你们能翻天是吧?


        

想到这里,泰昌不由冷哼道:“这些倭寇,欠抽是吧,给朕使劲抽,最好抽死几个,看他们老实不老实,再不老实,就往死里抽,全抽死都没关系,反正以后俘虏多的是!”


        

呃,好吧。


        

皇上这是不抽则以,一抽就是往死里抽啊!


        

他们正在商议着怎么收拾下面的俘虏呢,港口南边的海面上却突然出现三艘船。


        

那是两艘狼牙战船夹着一艘彩旗飘飘的安宅船。


        

难道是德川幕府派使者来了?


        

果然,那三艘船才刚靠上码头,负责镇守码头的神机营将校便一溜烟跑上来,气喘吁吁的拱手躬身道:“皇上,东瀛人派使者来了,说是要找这里负责的将帅谈一谈。”


        

谈一谈?


        

嗯,谈一谈就谈一谈?


        

泰昌想了想,随即淡淡的道:“去,把东瀛使者带到城墙下面来,就让他在下面说话。”


        

不一会儿,身着盛装的东瀛使者便来到城墙下面,恭敬的鞠躬道:“东瀛国大纳言德川赖宣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哎呀,这家伙说的竟然是字正腔圆的大明官话!


        

大纳言又是什么玩意?


        

德川赖宣,这还是皇亲国戚?


        

朕管你什么玩意儿呢!


        

泰昌低头俯视着德川赖宣,冷冷的道:“你连大明话都会说,不知道见了朕要跪下吗?”


        

德川赖宣却是不卑不亢道:“皇帝陛下,我乃是使者,代表的是大将军,所以不能下跪。”


        

泰昌忍不住嘲讽道:“你们大将军见了朕就不用跪吗?你们东瀛到底是将军大还是那什么皇大?你们大将军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呢,还是以奴欺主呢?”


        

这!


        

你跟我说这个干吗?


        

德川赖宣干脆直接了当道:“皇帝陛下,我们大将军不欲与大明为敌,所以特派下官前来请和,请大明息兵罢战,我们大将军必定感激不尽,誓与大明世代友好。”


        

哼!


        

你说打就打,你说不打就不打啊?


        

泰昌冷冷的道:“你们东瀛还有诚信可言吗?


        

万历二十一年,你们主动求和,骗得我们大明从朝鲜撤军。


        

万历二十五年,你们又集结大军卷土重来。


        

万历三十一年,你们德川幕府初立,也说要和大明世代友好。


        

结果,万历三十七年,你们便出兵侵占大明属国琉球,还派兵入侵我大明东番!


        

你们如此反复,让人如何相信?”


        

呃,这个!


        

德川赖宣尴尬的道:“皇帝陛下放心,我们大将军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


        

朕信你个鬼。


        

不过,玩玩你们还是可以的,反正不玩白不玩!


        

泰昌假装犹豫了一阵,随即郑重道:“那行,你回去问问你们大将军,入侵琉球的事怎么算,入侵东番的事又怎么算,这两件事算清楚了,我们再谈退兵的事情。”


        

这两件事怎么算?


        

我也不知道啊!


        

德川赖宣只能无奈的鞠躬道:“好的,下官明白,下官马上回去转达皇帝陛下的意思。”


        

嘿嘿,滚回去慢慢玩去吧。


        

泰昌看着德川赖宣的背影,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卢象升却是不解道:“皇上,我们真跟东瀛人谈吗?”


        

泰昌微微笑道:“谈啊,怎么不谈,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总之就是让他们报点希望,以为我们会退兵。这样,开始的时候他们就不会举国之力拼命反抗了,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转运人员和物资了。这叫温水煮青蛙,等他们反应过来,水已经开了!”


        

我的天,皇上这招好阴险啊!


        

不对,不能说阴险,应该说英明!


        

卢象升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