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广陵疑似有道兵出世,引得半数修行界为之侧目,有高人纷纷赶赴而去,欲一探究竟。


        

与此同时。


        

北元北渊王听闻赵紫琼借鄂王之军,打着正统名号入了南境,当下奏请元皇,起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破关而来!


        

此战,北元三圣之一的朔方大圣,被元廷说动,起本部群妖汇聚,再加上渝江海域的水卒上岸而来,一时妖气震荡,席卷天幕!


        

若论气势与阵仗,甚至要比之当年鄂王岳宏图北伐之时,实力还要浑厚不少。


        

一看就是要趁着赵紫琼与季秋南征之际,踏马六州,势在必得!


        

不过令这些北方蛮夷与妖魔预料不到的却是。


        

莫说是攻入鄂王六州六府了...


        

哪怕连这玄州外的燕门关屏障,他们貌似都攻伐不下,继而陷入了僵局。


        

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秣马厉兵,休养生息,在不知不觉间,这南燕关内涌现出的铁血将领,竟是层出不穷。


        

前有那北都武侯张宪一枪破空,展现出武道天象的绝强战力,强势逼退朔方大圣。


        

后又有辛幼安执剑,掌千骑背宝雕弓,出燕门关而破大元前锋,随后一箭贯穿千丈远,直将北渊王驾前的孤狼旗杆,给生生射了个对穿!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时间,这些实力强劲,保守家国屏障的大将死战不退,逞了好一番威风,无疑是给了三军极大的信心。


        

饶使北元有封王亲至,大妖掌舵,亦难以克敌分毫!


        

毕竟鄂王土内,最强的那位武道止境,可是连面儿都没露,因此,这区区北境蛮夷,凭何能入得河山?


        

眼下的世道,可已经不再是数十年前,能够任他们策马向南,一路打到淮河两岸的时代了!


        

纵使是有那海域水族领覆海大圣渝江君之名,也不行!


        

除非北元那位君主亲至。


        

不然想要跨过此关,便无异于是天堑!


        

燕门关前!


        

“昔年,元廷北渊王曾悬金千两,欲取我头颅,以作震慑,不得已之下,我只能不远千里南下,仓促投奔而来。”


        

“今朝挽起宝弓,一箭射下他车驾三丈之内的中军大旗,破他前军阵仗,实是畅快不已!”


        

倚于雄关之上,看那妖魔部众、妖血武者如潮水般退去,辛幼安目视左右,不由大笑。


        

“想来这些宵小,也应是得知南境形势稳定,鄂王无需顾忌左右,有功夫前来驰援了罢。”


        

“倒是会审时度势,哼!”


        

“还有那条老鳄龟,以为自己活得够久,就又敢上岸兴风作浪了,他岂非忘却了当年王爷打上水宫,将他镇在那海域之中,十数载不敢冒头的经历了?”


        

“竟还贼心不死,点齐这般多的水族与北元勾结,合兵一处,想要进逼我燕门关来,真是放肆!”


        

燕门关主帅,气血冲霄的北都侯张宪,此时拳头擂在面前的城墙上,目光紧紧注视着那道越来越远的大妖气息,随后提起渝江君,不由冷哼一声。


        

此战北元算是试探,但也动用了不少兵力,再加上那老鳄龟好死不死的掺上一笔,又给鄂王军添了不少压力。


        

张宪提起他来,自是没什么好感。


        

“张帅何须顾虑,有王爷和世子这等当世人杰,这燕门关外的偌大疆域,我等早晚会马踏而去!”


        

“过了这么多年,已于词道有所建树,想来更进一步,当不远矣!”


        

提起北征重回故土,辛幼安总是神采奕奕。


        

而唯独只有他,到了此时午夜梦回,仍是不敢忘却,不敢忘却当年祖父教诲,不曾忘却少年豪血,还有那曾经南燕太祖横扫天下的燕武雄风。


        

想当年,燕太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般风景,早晚重复!


        

而闻得辛幼安此言,作为共事已久的张宪,自不意外。


        

十几年的风霜磨炼,他早已看清了这个当年被世子举荐,一腔豪血满腹文采的青年。


        

这是个能继鄂王与他之后,可堪挑起军中大梁的人物!


        

“世子当年,眼光何等毒辣!”


        

张宪心中,不由一声暗赞。


        

末了,这主帅仿佛又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


        

“之前那驾驭飞剑,临阵斩了北元一妖血武将的那年轻道人呢?”


        

“此子一身道行精纯非凡,更兼年轻,是个不错的好苗子,本帅在他身上,看见了几分当年世子的影子。”


        

“这等人物,又为我军布防燕门关做了不少贡献,还斩了两尊炼成金刚的妖血武将,以及一妖身大妖,于情于理,都得见上一见。”


        

“眼下元军已退,不如去看看,到底是哪里出来的年轻俊杰!”


        

一拍脑袋想起之前于沙场之上,一柄飞剑纵横,道法精纯正气的年轻道人,张宪不由出声。


        

当时就是辛幼安与那年轻道人接触的,是以张宪这才有此一问。


        

而辛幼安听后,却是摇了摇头,略带遗憾:


        

“张帅不必去了,那道人已经走了,我曾与他闲聊片刻,得知其家乡正是元土一偏远渔村,除此之外除却名姓,一概不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想来应又是一对元廷,深恶痛绝的义气之士啊!”


        

“这样啊...”张宪听后,有些遗憾。


        

本以为还能为军中再招一英才,可现在看来,倒是有缘无分。


        

“那,这年轻人叫什么?”


        

辛幼安听后,因印象深刻,所以不假思索便答:


        

“当时得空闲聊,听得清晰。”


        

“应是姓李,名含舟,唤作...”


        

“李含舟罢。”


        

...


        

而此时。


        

季秋执掌元阳剑,又寻一僻静之地祭炼完全后,这才回至离阳。


        

眼下距他离去,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秋风刮起,又是一年临近岁末。


        

正当这道人袖袍纷飞,背着双手踏虹而归之际。


        

将季秋曾经给予的妖晶与诸多灵石,彻底吸收殆尽的敖景,终于从闭关沉睡的状态,慢慢苏醒。


        

当是时,潜龙出渊。


        

方圆百里,忽有一声龙吟顿起,随后...响彻天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