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头,再想自己——


        

“医者难自医。”


        

“我有‘洞悉’,能看出旁人跟一门武技的契合度数值,却看不出自己的。”


        

曹信看过宁淑华的属性,再看自己,不由叹息。


        

这就是‘洞悉’的局限处。


        

即使坐拥上百门武技的契合度数据库,却无法为自己挑选一门最契合的武技。为了节约时间,为了效率最大化,曹信只能想方设法获取完整武技。


        

例如通过唐渺得来的‘卷地龙功’。


        

再比如,拜师宁淑华后,曹信也没法按部就班的听从师父教导,有序修行,反而央求宁淑华将完整秘籍交给他,为的就是将一门武技录入【技能】一栏中,再通过‘源点’简单粗暴的提升。


        

好在宁淑华通情达理,换作其他人确实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


        

这也是曹信看出宁淑华有收徒意愿后,愿意主动拜师的主要原因。


        

无他!


        

只因这师父耳根子最软!


        

“师父将《宁氏鹰爪功》夸的神乎其神,早年间宁氏更以此功名震州府,层数至少五层。一旦到手,加点猛进,我的实力也能再进一步。”


        

曹信很期待。


        

……


        

现实中,随着镖局筹备、拜师宁淑华,曹信的人脉、见识都在迅速扩大,靠山也愈发可靠。


        

特别是人脉。


        

筹备镖局的过程中,曹信或者说曹家,跟段冲夫妇的联系更紧密,跟唐渺的关系也更亲近。


        

随即,又通过唐渺,与勉强算是西京地头蛇的唐家搭上线,有望一起经营镖局。


        

再进一步,就是通过唐家,真正融入西京。


        

另一个层面。


        

因开设镖局的需要,他们还得主动去寻求权贵作为靠山。


        

这么说起来,似乎很丢人。


        

但实则也是人脉的一次跃升跟拓展。


        

甚至,如无段冲的实力,如无唐家加盟,即使曹信有成千上万两的身家,在权贵眼中也只是暴发户、大肥羊,绝无攀附、合作的可能。


        

从这种角度,开设镖局的确有助于曹家包括段家在西京城扎下根基。


        

镖局筹备,紧锣密鼓。


        

曹信因着绣衣司的针对,最近一段时间非必要不准备再出去浪。


        

西京城近来一两个月可不简单。


        

以往。


        

五城兵马司的兵马与罗绣、止戈二处县衙的民壮,都在各坊有驻点,又有更夫行走,但凡风吹草动,就能迅速行动。


        

只是主观能动性不强。


        

不过,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铁胆神侯’迅速蹿起,各级官府便命五城兵马司与二县民壮每晚都要排班在各坊各巷巡逻,一定程度上算是分担了更夫的职务。


        

甚至还勒令各巷各院抽调人手,每夜值守。


        

还真别说。


        

这样调动起来,整个西京城的秩序都为之一肃。以往不时出现的小偷小摸、大偷大盗,乃至入室的、谋财的案件迅速减少。


        

也算是曹信为西京城做的一项贡献。


        

但这种严防死守的架势,对寻常蟊贼管用,甚至对付不少经年大盗都能造成许多麻烦。


        

可唯独防不住曹信。


        

曹信有原始仙界,又兼‘夜行术功’大成,夜间行动,遇到巡逻队能提前发现,往原始仙界一钻。等巡逻队走开,再出来,从容穿街过巷。


        

谁能察觉?


        

也正因此,‘铁胆神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名号才会传播的又快又广又响又亮。


        

毕竟确实吊诡!


        

但近来,防范越来越严,特别是曹信一夜连杀郭胜等十二名胥吏、杂役后,许多街巷倒还好,但那些心知肚明的人物家中,特别是类似杨家、推官那样的权贵家中,早就请了武师,轮班彻夜看守。


        

曹信再想作案,难度已经不同过往。


        

可以歇一歇。


        

“西京城的弦不可能一直紧绷,等过阵子,我再卷土重来不迟。”


        

曹信不着急,不沉迷,不急功近利。


        

俗话说得好——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他们能绷住一月两月,那三月五月呢?一年半载呢?


        

防不住的。


        

而曹信的行动,就好比是‘严打’,时不时来上一回,整个西京城黑白两道就得抖三抖、震一震。


        

“挺好。”


        

……


        

现实中陡然轻松下来。


        

曹信就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原始仙界。


        

“嘿!”


        

“嘿哟!”


        

旭日暖阳下,在原河南岸,一群野人正在忙活。


        

瓦族野人自去年十月移居领地,到现在已经整整五个月。


        

五个月时间。


        

足够他们将锄头、铁锹用的纯熟。


        

搭田埂。


        

挖沟渠。


        

都很熟练。


        

但也有生疏的——


        

“哞~”


        

“彻~”


        

“彻哇~”


        

两处水田里,瓦疤与瓦壮分别操着一头牛、把着一只犁,正在歪七扭八的犁地。


        

这是技术活。


        

两个野人新手上路,快一个月下来都还没能掌握窍门,跌跌撞撞,效率低下。


        

瓦壮以前被曹信叫作‘大壮’,是瓦族野人里体格最健硕的,但在犁地这方面真不行,三两下就把水牛给惹毛了——


        

“哞~”


        

站在原地不愿动弹。


        

气的瓦壮哇哇大叫,举着鞭子就要抽打。


        

“哇~”


        

“我!”


        

瓦猴看的着急,举着手就跑进田里,从瓦壮手里接过鞭子、犁把,口中喊着‘彻’、‘彻’的号子,水牛兄弟终于又动弹起来。


        

不得不说。


        

有时候,天赋这东西挺奇妙的。


        

瓦猴以前叫‘瘦猴’,当然,这也是曹信给他取的外号,可能连瓦猴本人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名字呢。


        

他在瓦族八个男性成年野人中,个子最小最瘦弱,往日打猎,胜在灵活,其实派不上大用场,处于最底层。


        

但干起农活来,瓦猴却是一把好手。


        

第一个熟练使用斧子。


        

第一个熟练使用锯子。


        

第一个熟练使用锄头。


        

也是第一个熟练驾驭水牛耕犁水田的。


        

此时,瓦猴有模有样,特别是跟之前的瓦壮,跟不远处的瓦疤比较起来,更是赏心悦目。


        

“愣着干嘛!”


        

“好好看!好好学!”


        

曹信径自来到原河边,站在田埂上,看着瓦猴耕地,冲一旁傻站着的瓦壮训话。


        

“王!”


        

瓦壮见着曹信,听他叽叽哇哇一顿训,一脸懵。


        

完全听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