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回收。


        

曹信感应自身、呼应功法,很快就察觉到更多奇妙。


        

《寿世青编调身法》功至三层后,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内气无须操使,便自如运转,周而复始,身子如灌甘露,丹田里的气息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


        

这便是所谓的‘氤氲紫气’。


        

“妙!”


        

“妙不可言!”


        

曹信细细体悟,只觉周身无不通畅,体内生机勃发,又潜伏温顺。


        

细细体悟。


        

隐约可以感受到,人体内无处不在的细微损伤,在这样的内气温养、滋润下,如春风化雨,逐渐消弭。


        

其中美妙,难以用言语去形容。


        

但曹信能清晰感受到这股‘氤氲紫气’的妙处。


        

他心下一动,取出匕首在小臂一划割裂一口细小伤口。


        

再去运功,调动氤氲紫气流转至小臂伤口处,盘旋又盘旋。


        

紧接着。


        

肉眼可见的。


        

细小伤口居然当场弥合。


        

“一层入门。”


        

“二层养生。”


        

“三层止血。”


        

“四层、五层呢?”


        

曹信两眼放光,心底升起万分期待。


        

……


        

第二日。


        

“徒儿——”


        

宁淑华一脸狐疑围着曹信打转,总觉得这徒弟跟昨日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又说不上来。


        

勉强形容的话,貌似——


        

“更有医圣风范了!”


        

宁淑华眨眨眼,难掩惊奇。


        

这是从‘神童’进化成‘圣童’?


        

“师父别转了。”


        

曹信拉住宁淑华。


        

他知道自己的变化应在何处。


        

俗话说,相由心生。


        

《寿世青编调身法》达到第三层后,曹信体内‘氤氲紫气’滋生流转,气息不同,自然表现在外。


        

而且他如今行走坐卧自成一统,看似随意,实则有章有法。乍一看,给人一种很流畅很舒服的感觉。再仔细琢磨,又不得要领。


        

若是不熟悉的人看了还察觉不出来。


        

但是例如宁淑华这样的每日都要接触的亲近之人,一眼就能觉察不同。


        

曹信也不隐瞒,跟宁淑华解释道:“大概是因为我昨日研习《寿世青编调身法》小有心得。”


        

“那门功法当真是凡人能修的?”


        

“你还小有心得?”


        

宁淑华两眼一瞪。


        

她也翻看过那篇功法,看的头晕脑胀,皱眉摇头。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曹信在忽悠宁淑华:“徒儿觉得这套功法挺简单的,而且师父应该也很合适。”


        

“是是是。”


        

“我都合适!”


        

“‘抱元劲’也合适,‘寿世青编调身法’也合适。”


        

“要不再换?”


        

宁淑华冲曹信没好气道。


        

这才多久?


        

从‘广寒阴功’转修‘抱元劲’,总共也才两个月时间,这就又开始撺掇着她再度转修?


        

“不是那个意思。”


        

“‘寿世青编调身法’可以兼修,对习武有好处,若能小成,对师父修炼‘抱元劲’将大有裨益。”


        

曹信还是希望师父有上进心一些,不断变强。


        

师父越强。


        

靠山越硬。


        

这样等到日后行走江湖,报一声师承,搬出师父,就能省了许多麻烦。


        

这多好!


        

“真的假的?”


        

“这功法我看过,太难了!”


        

宁淑华见曹信动真格的,也认真起来。


        

别看她嘴上跟曹信开玩笑。


        

其实,自打转修‘抱元劲’的这两个月以来,她的确感受到一种难言的畅快。


        

似乎是灵魂的契合。


        

至于进度,短短两个月暂时还看不出来,特别是‘抱元劲’这种重在积累、厚积薄发的内功。


        

但是修炼‘抱元劲’远比修炼‘广寒阴功’更顺畅,更让人身心舒适。


        

这点毋庸置疑。


        

因此宁淑华对曹信的话十分信赖。


        

倘若‘寿世青编调身法’当真适合她,又能促进‘抱元劲’的修行,哪怕难一些——


        

好吧!


        

哪怕不止是难一些,而是变态难,宁淑华也愿意试一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个道理,宁淑华懂的。


        

“当然是真的。”


        

“师父有想法的话,我现在就讲一讲这几日的修行感悟。”


        

曹信担心宁淑华被弟子讲课抹不过面子,又补充道:“「寿世青编调身法」毕竟是养生功,跟医术息息相关,许多关窍不是医师的话很难弄懂。”


        

“哈哈!”


        

“古人言,弟子不必不如师。”


        

“既然如此,就有劳徒儿多多指教。”


        

宁淑华大笑着,毫无包袱。


        

曹信也笑。


        

有一个百依百顺的师父——


        

真好!


        

……


        

时间飞快。


        

转眼已经到了五月底,镖局筹备事宜已经全部完成,招牌也定下,拟称‘聚义镖局’。


        

万事俱备,就差定下‘亮镖’日期。


        

这日。


        

聚义镖局一众首脑人物齐聚一堂——


        

总镖头兼明面东家段冲。


        

大掌柜唐家家主唐士霄。


        

以及段冲弟子曹仁,妻子宁淑华,宁淑华弟子曹信。


        

又有唐士霄长子唐明理,侄女唐渺。


        

这两家人是经营镖局的主力。


        

同时。


        

今日列席的还有一位重量级大人物——


        

乾祐三年探花、仙都苏家,苏誉!


        

……


        

“苏兄今日能来,实令寒舍蓬荜生辉。”


        

段冲将苏誉迎进镖局。


        

曹信跟在师父宁淑华身后,向这位小苏探花看过去。


        

数月前在马行街市惊鸿一瞥尚未看清,今日近距离看了,才发现这位浊世贵公子面如冠玉,风度翩翩,虽出身清贵、功名骇人,却潇洒闲雅,隐约透着几分江湖侠气。


        

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相由心生。”


        

“这是个好人。”


        

曹信学医,多少也有几分相面的本领,看过苏誉面容气度,心中大致有数。


        

许是察觉到曹信的打量,又兴许是曹信学医习武自成气度,卓尔不群,苏誉落座后,目光居然也向曹信投来,眼中微微一亮,继而向段冲询问道:“段兄,敢问这是谁家儿郎?”


        

“这是内子门下劣徒,名唤曹信。”


        

段冲也不料苏誉到来后一眼就看到曹信。


        

“原来是嫂夫人爱徒。”苏誉一听,忙拱手致歉,口中道:“我见此子沉着有静气,将来必成大器。”


        

“小苏探花谬赞!”


        

宁淑华含蓄一笑,心里乐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