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飞行家》已经上映三天,累计票房800万左右,不是特别高,但网上讨论度很高!


        

尤其是在沈旭东《关于《飞行家》创作意图》的博客上传后——很多媒体爆料《飞行家》拒绝了田壮壮的改编;


        

他解释:‘田壮壮老师想的是唐吉坷德的悲剧,我想表现的是中国人的飞天浪漫…属于理念冲突,其实李明奇的飞天梦想可以说是唐吉坷德似的荒诞,同样,也是一个男人的梦想…’


        

网友们大都支持他的观点,觉得《飞行家》很浪漫…


        

当然,首周末票房800万…


        

也是沈旭东这些年编剧电影的新低。


        

但…在获奖电影领域,刷新了《孔雀》创造的首周末330万票房纪录…


        

另外,获奖电影,都是dvd同步发行的…


        

dvd音像版权方面,真的要感谢《孔雀》。


        

《孔雀》国内的音像版权卖了一个可怜的低价…


        

《孔雀》在赴德国参加柏林电影节之前,广东中凯文化就买下了该片的国内发行版权。


        

而且,中凯是将《孔雀》连同《情人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几部热门影片的国内发行权来了个通吃,打包购买——几部影片的价格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万。


        

然后,《孔雀》拿奖后,一个月卖了60万张dvd…


        

中凯文化捡了个大漏!


        

这次《飞行家》,中凯文化报价600万,同样创下了获奖电影音像版权新高!


        

而且三天时间卖出了接近80万张dvd…


        

中凯的负责人王宇直接说了‘基本供不应求,我们低估了沈旭东三个字的影响力!’


        

对的,他说的就是‘沈旭东三个字的影响力’!


        

……


        

中戏,正值新学期开学期间,人很多。


        

今天聚集的人更多。


        

《飞行家》中戏特别试映场,一会就要开始了。


        

邀请了一些老师、专家、记者,学生自愿参加…


        

后天,去北电办一场,然后在上戏办一场。


        

不好厚此薄彼的!


        

地点是中戏实验剧场,足以容纳700多观众入场…


        

但今天挤得满满堂堂,甚至好些学生都是站着的…


        

《飞行家》拿奖,编剧是沈旭东,中戏大四戏文系的学生,导演周申、刘露,则是导演系,包括主演陈郝也是中戏的学生…


        

这叫什么?


        

自己家的孩子!


        

陈潇是中戏05级的,他同时考上中央戏剧学院、bj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三所高等艺术院校,最终选择中戏。


        

很正常的选择,在明星泛滥之前,中戏知名度最高,而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影视类学院的最高殿堂,是因为它确实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名师也最多,艺术家层出不穷。


        

北电是后来追上的,很大的原因是出明星,赚得多!


        

扯回来,陈潇是专门来看电影的,熟门熟路的进到学校剧场,在后排找个位置坐下。


        

前排,一堆老师正在帮忙接待。


        

毕竟是中戏的人鼓捣出来的电影嘛!


        

此时,休息室内,沈旭东正跟几个来捧场的朋友闲聊,其中就有陈导明…


        

陈导明是专门过来捧场的。


        

《杰出公民》,威尼斯影帝,奠定了咖位,暑期档的《全民目击》票房大卖,再度证明了号召力…


        

迎来了事业的最新高潮,此时可谓春风得意!


        

不过,他即便春风得意,依然跟以前一样:“晓刚去拍《夜宴》去了,黄建新对《大片》很感兴趣…”


        

沈旭东有点惊讶:“…黄导感兴趣?”


        

“嗯…”


        

“那,让他拍可以吗?”


        

“…你没意见就好!”


        

“我能有什么意见,黄导,我一直很佩服!”


        

黄建新导演思域被低估的那一类,他拍的那些黑色幽默的片子,外国人看不懂,捞不到奖,所以名气不如别的第五代导演…


        

《背靠背,脸对脸》、《黑炮事件》、《错位》…


        

其实,我们这代人看电影,最开始都是香港电影,武打片,功夫片,到枪战片,从许氏三兄弟,两周一成,徐克王家卫,慢慢到好莱坞大片…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这些商业片看多了,除了极少数发人深省的片子外,其余的影片都没有二刷三刷的冲动。


        

台湾跟大陆早期的好多电影都特别有意思。像杨德昌,侯孝贤,黄建新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作品,都很不错,而且一点也不闷…


        

……


        

“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导演带着作品过来展映…说实话,那些导演的好多片段,我都看不太懂,但又不好意思提问,怕被鄙视…毕竟我也是学导演的嘛!”


        

“今天,我跟刘露拿自己的新片来这里放映,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你们直言不讳…咱们就正常交流!”


        

台上,周申拿着话筒说了几句就下台了,然后现场慢慢安静。


        

灯光一暗,银幕亮起,银幕中也是一片黑暗,黑暗中传出了飞机轰鸣的声音。


        

“飞机,飞机!”


        

一声小女孩的声音,屏幕亮起,然后右下角出现一行小字:1978年…


        

小男孩没那么兴奋,只是仰头看着天空出神,眼神中带着一丝憧憬…


        

“李明奇,你的纸飞机什么时候才能飞那么高?”


        

“…纸飞机飞不了那么高的,它没有引擎…”


        

这段剧情10分钟左右,主要披露了李明奇的身世,父亲是飞机工程师,特殊年代被打倒了,受不了屈辱,选择了自杀,母亲也跟着自杀了…


        

但李明奇保留了父亲送他的飞机模型——造飞机的梦想根植在内心深处…


        

幸好他还有爷爷奶奶…


        

镜头一转,1992年,电视上播放的是学习南巡讲话,工厂的墙壁上写着“一定要彻底的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标语。


        

因为结婚需要钱。


        

主要陈郝饰演的李娇的妈妈看不上他,非要他拿出五千块的彩礼…


        

李明奇放弃铁饭碗,拉了俩朋友——朱亜文、芦芳生,下岗谋生…


        

他非常聪明,开了一家钢筋加工作坊,技术过硬,生意非常好…


        

眼瞅着就要攒齐5000块了。


        

夏天的傍晚,三人在院子里纳凉,朱亜文忽然说起了今天看到的报纸——《种田人的飞行梦》:四川安县农民曹正书从1984年开始,在自家简陋的工棚里造飞机,到现在已经四次试飞失败。


        

“我看了他造的飞机的图片…啥也不是,引擎、发动机都是拖拉机的,居然用这玩意想带上天!”


        

“…造飞机没有那么简单的…发动机、支架、后螺旋桨、油箱、操控杆都需要专业校准…”


        

李明奇听着他俩说的话,起身:“…我们来造飞机吧!”


        

“…开什么玩笑?你知道造一架飞机要多少钱吗?”


        

“就是,别想那么多了,先把老婆娶回家再说!”


        

此时,场下的老师们有些不认同的皱眉…


        

因为这个剧情出现的太理所当然了——接下来,肯定是把彩礼钱拿去造飞机…


        

就没什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