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一体纳粮,是关宁在新朝建立后,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但推行此事,因会触动到太多的利益,必然会有极大阻力,可谓是相当艰难。


        

为了顺利推行,关宁亲自去了江淮二州,不知杀了多少人,造成一片血雨腥风才算功成。


        

他将南方六州选为试点,把最难啃的骨头放在首位,就是为了下一步在全国推行做准备。


        

然而,就在这期间,梁国对大康用兵,外战爆发!


        

同时又有前朝余孽企图复辟趁机作乱。


        

内忧外患之下,国家内部显然再不能出现太大的动荡,迫于形势,关宁必须要停止改革进程。


        

正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计划搁浅了。


        

当时在朝堂乃至地方上的人都反对之意强烈。


        

如果硬要坚决的推行,恐怕会激发起更大的矛盾,引起国家动荡。


        

改革要讲求时机,这一点尤为重要。


        

虽然停止了,但之前推行的改革并没有因此停摆,而是继续巩固成果,反而有更大的效用。


        

曾经的南方六州,可是学派林立,结为一党对抗朝廷。


        

乡绅,官员,商人三者相互勾结,使得国家少了大量税收。


        

经过新政改革推行,己经改善了很多,依旧存在偷漏现象,但比之以前可好了太多。


        

并且为国家上缴起大量税额。


        

其实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只要有律法和制度的约束,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习惯了。也不会存在什么抵制……


        

现在是时间还短,等时间长了,对国家的益处会越来越凸显出来!


        

就好像这一年半以来,其他州府都没有缴纳上任何税收,但南方六州却能足量上缴。


        

是因为更富裕了吗?


        

当然不是!


        

因为真正的有钱人开始缴税了。


        

你薅羊毛的前提是,这个羊要有毛。


        

穷苦大众,一贫如洗。


        

剥削的再干净又能有什么?


        

所以关宁的原则是,薅羊毛还是要薅有钱人的羊毛。


        

战争结束了。


        

他的统治更加稳固,也具备了继续更大力度改革的条件!


        

在南方六州出现的那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


        

继续推行下去,还能为国家带来很大一部分税额。


        

薛庆微微一怔,随即开口道:“在南方六州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虽过程艰难,但取得了良好成效,而今确实有了继续推行的条件。”


        

“户部对税务人才的培养怎么样?”


        

在南方六州的那段时间,让他深刻认识到人手方面的短缺。


        

尤其是涉及到清查统计方面,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后来关宁就要求户部对相关人才进行培训。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关宁能吸取不足,再处置时要做好充足准备,保证更加完善。


        

“按照您的要求是完成了。”


        

薛庆开口道:“现在户部己经有了不少相关人才。”


        

“好!”


        

关宁很满意。


        

既然薛庆敢如此答应,那必然是准备好了。


        

“以这些人为主要构成,抓紧时间成立税务总署。”


        

关宁沉声道:“税务总署第一件要督办的事情,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是!”


        

薛庆不再有异议。


        

纳粮也是纳税。


        

只要是涉及到税的问题,都有税务总署督办。


        

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职权司署啊!


        

薛庆想着,又开口道:“陛下是不是该考虑恩科的事情了?”


        

“恩科?”


        

“是啊陛下,现在都元武三年了。”


        

薛庆很隐晦的暗示。


        

意思是你拖得己经够久了。


        

一般新朝建立后,在头两年,甚至在首年都要做的就有两件大事,其一大赦天下,其二恩科取士。


        

做这两件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笼络人心。


        

一为笼络民心,二为笼络天下学子归心新朝。


        

可这位陛下什么都没有做。


        

尤其是后者,更为关键。


        

这不仅是向仕子们宣示新的王朝开始了,也向仕子们传达了朝廷要重要仕子的信号。


        

历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民心怎么来?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这些仕子们。


        

这些人手握笔杆,控制言路。


        

只有让这样人甘心为新朝效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历朝历代都重视读书人的归心问题,朝廷不仅通过举办科举让他们入仕为相,更是给予读书人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只要仕子们归心不但可以帮助新朝维护统治,也能防止他们在家乡聚众诽谤朝廷或者图谋不轨!


        

而且新朝统治需要这些仕子们效力。


        

就现在来看,新朝也大量缺乏文臣。


        

各种改革推行都需要人手。


        

关宁造反夺位,以武立国,麾下武将很多,可这些武将并不能治国理政,让他们做,恐怕会做的一团糟。


        

薛庆己经真切感受到了困窘。


        

户部的各种事项繁重,需要人手众人,陛下要求培养出一批精通税务的官员骨干。


        

这就难住了他。


        

去哪找这些人?


        

基本的来源就没有。


        

再说,恩科取士,这也是给读书人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父亲和他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坐到高位。


        

皇帝是一国之君,但你真要把国家当成自己的,那你这个位置也坐不稳。


        

薛庆听他父亲曾说过。


        

所谓朝政的本质就是皇帝跟朝臣们不断的争夺。


        

仔细想想,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文臣们想要从陛下这里得到更多的权利,权臣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就是架空皇帝。


        

皇帝要学会跟文臣们分享天下,不然王朝就缺乏稳定的根基。


        

现在的情况是读书人少,地位高,是历朝历代皇帝拉拢的对象。


        

而这位皇帝却不是这样。


        

至今为止,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断降低读书人的特权,取消他们的优待。


        

对待读书人还相当的狠。


        

新朝建立后,杀了不少读书人,做不了不少让读书人深恶痛绝的事情。


        

简首就是特立独行。


        

因而,这位陛下并不得读书人支持,反而还多有诽谤。


        

众口铄金。


        

长此以往自然不行,也不利于国家统治。


        

而想要让文人仕子们归心,恩科取士无疑是最好的方式。